留下、留厦过年 一起嗨,让年俗文化潮起来
2021-02-07 23:18:31 来源: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: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|
分享到:
> |
留下、留厦过年 一起嗨,让年俗文化潮起来 市民逛年货市场。(记者 张江毅 摄) 厦门日报讯(记者 许舒昕)辛丑牛年将至,厦门的大街小巷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息,年味也日渐浓郁。贴春联、吃年糕、挂年画……除了这些传统的年俗延续外,更有一些年轻艺术家将“年味”所代表的文化,作为创新的源泉,为现代人寻找全新的“年味”打开方式。 无论是新潮年俗还是传统年俗,都是对春节文化的赓续绵延。今年提倡留厦过年,让我们一同感受传统新潮的年俗文化。 闽南“饭春花” 不凋谢的年俗花 闽南民间传统过年,祭拜祈福时,除了各种供品,桌案中央还会放上一碗饭,饭中插入一支红纸做的花。这支花叫作“饭春花”。如今一些老闽南人还延续着这一传统。 来自同安的王淑惠,今年68岁,她制作“饭春花”已有8年经验。她告诉记者,在闽南语里,“春”是“剩余”的意思。正所谓“岁岁有余粮,年年食不尽”。饭上插一支“饭春花”,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,不管如何,永远都还有“剩余”。通俗一点来讲,就是不愁吃喝的意思。 “饭春花”形如花朵,分为上下三层。制作时,先用大红色的皱纹纸剪出大、中、小三种规格的花瓣。接着,取一根细长的竹篾,在顶部绑上两根细铁芯。随后,从顶部的两根铁芯开始,从里到外依次把小、中、大的花瓣粘在一起,捏成一朵花的形状,“饭春花”便做好了。 纸做的“饭春花”不会凋谢,也极富人文色彩。闽南民间过年,倘若少了这朵花,年味似乎就没那么浓郁了。王淑惠回忆道,“早些年,除夕前的市场上一整条街都在卖饭春花,红红火火,特别好看。” 作为闽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,“扎春花”在同安至少已有400年历史。除了过年时用于祭祀的“饭春花”,还有一种春花是用线料扎成的花朵,用于新婚嫁娶、小孩满月、寿诞节庆等场合。 蒸年糕 过年的“心头好” 过年吃年糕,也是闽南人的风俗之一,“小孩吃年糕,年年会长高;大人吃年糕,年年会高升;老人吃年糕,年年会高寿”。一块年糕,早已不只是一种单纯食物,更像过年的一项必需的仪式,吃到了年糕,才是真正的过年。吃了年糕,才能“年年高”。正所谓“年糕寓意稍云深,白色如银黄色金。年岁盼高时时利,虔诚默祝望财临。” 年糕可直接吃,也可蒸来吃,而最好吃的做法,就是待年糕冷却后,切块,裹上蛋液放入油锅煎至两面金黄,起锅后,夹起一块,轻轻咬上一口,表皮酥脆,内里软糯,还能拉出长长的丝来。这是闽南人过年的“心头好”。 传统的年糕是怎么制作的?日前,记者来到夏商好清香一探究竟。年糕的选料讲究,工序严苛,要经历“淘米”“磨浆”“倒模”“蒸糕”等步骤,才能造就出软糯而不粘牙、Q弹又有嚼劲的年糕。用老式蒸笼遵循古法做出来的年糕,不仅带着年糕本身的香甜味,还留有蒸笼淡淡的木头香。 手绘年画 融入闽南特色祝福语 花现是个名副其实的闽南民俗文化爱好者,他喜欢探索闽南古厝和庙宇的壁画,一有时间就跑去做田野调查。多年的积累,成为他创作年画的灵感来源。 “过去一年,因为疫情,大家都过得很不容易。希望来年人人都能平安顺遂。”今年,花现围绕“健康”主题,创作了2021辛丑大吉年画套装,其中包含1幅姜尚年画、1幅灶君年画、6幅小年画、6个红包袋、6枚年签贴。 花现创作的年画,拥有自己独特的标识性。除了手绘图案外,还会在年画上配以生动的文字。“时代不同了,需要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。过去的年画,文字比较刻板,都是‘招财进宝’之类的,看多了就觉得索然无味。”花现说,他把这些文字换成了比较直接的表达方式,年轻人更容易接受。比如其中的一幅小年画,他画了一只正在酣睡的牛,右边写下“早点睡”三个字。在红包袋的背面,花现还特地写了带有闽南特色的祝福语,比如“拿去开”“欢喜就好”“顺啦”等,新年祝福立刻变得接地气。 时代更迭,年画花样翻新,但其蕴含的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,始终未曾改变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- 习近平在福建
- 福建省两会
- 2021春运
- 聚焦全球疫情防控
- 推动高质量发展
- 奋斗百年路
- 山海协作 闽宁情深
- 新春走基层
- 福建代表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
- 把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
- 走出适合福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
- 福建代表团分组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
- 住闽全国政协委员继续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
- 2019-2020年度福建三八红旗手(集体)名单揭晓
- 7日闽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
- “加减乘除”,读懂2021年“国家账本”
- 从全国两会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力点
- 女性背负世界重担,如何呵护“她力量”
- 打新冠疫苗了吗?你最关心的都在这!
- “养老钱”怎么筹?专家支招强化“第三支柱”
- 技能人才“招工难”“就业难”并存现象何解?
- 家校边界不清、App泛滥…这些教育"焦虑"怎么破
- 新闻图片
- 金球奖里说荒年 听取唉声一片
- 导演们最近对“中年生活”挺上头
- 《觉醒年代》有情有味再现初心
- 能导能演能开“林家铺子”
- 第7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线上开幕
- 中国导演赵婷斩获金球奖最佳导演奖
- 话剧《香山之夜》献礼大戏破常规
- 《无依之地》斩获两项大奖
- 吴孟达:死亡是最后一出悲剧 我并不觉得恐怖
-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元宵晚会26日晚播出
- 点击排行
- 三天
- 一周
- 一月
![]() |
|